发表时间: 2021-03-22 18:39:30
作者: 河南力王包装
浏览:
油墨是一种有颜色的胶体分散体系,主要组成部分为有色物质(颜料)和连结料,其中有色物质起显色作用,靠与承印物的颜色不同形成对比,在承印物上显出图像来。连结料是一种具有一定粘度、粘性的流体,起到把粉末状的颜料等固体颗粒混合连结起来,并使相粘连的颜料最终能够附着在印品上。只有正确了解和认识油墨的性能,调配好油墨各组分的比例,才能达到油墨应有的印刷适性和使用性能,才能使印刷油墨与印版、印刷机、承印材料之间得以良好地配合,使印刷工艺顺利进行。
触变性
油墨的触变性是指油墨一经搅动、摩擦后即变得稀薄,其流动性增大,而静置一段时间后,油墨又会恢复到原来较稠的状态。油墨在印刷传递过程中,经过抽墨泵的转动摩擦,使其温度逐渐升高,于是流动性增大,直至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后,由于外力消失,其流动性减少,随之由稀变稠,从而保证印刷墨色的清晰度。随着印刷过程的进行,油墨越来越稀,印品墨色越印越淡,导致图文颜色变浅,此时应该补充适当的原墨,印刷时应注意这个问题。
粘度
当一种液体被搅动时,其流动的速度与施加的作用力成正比。在印刷过程中,油墨的粘度与油墨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,一般机速越高,油墨分离速度越快,要求油墨的粘度越低,否则转移效果就不理想。另外,纸张表面强度越低,同样要求油墨的粘度也越低,否则易出现拉纸毛的现象。因此,在凹印生产过程中,必须严格控制好油墨的粘度,以保证印刷效果。油墨粘度的大小还影响印刷品的色差值,通过控制色差值的大小也能很好地控制印刷品的色相。
流动性
流动性是指油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像液体一样流动,由油墨的粘度、屈服值和触变性决定,同时也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。油墨的流动性影响油墨在墨槽、印版和承印物之间的传递,从而影响印刷效果。粘度大的油墨,流动性差;粘度低的油墨,流动性好。冬天气温较低,油墨的流动性会降低,对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,在印刷时可对油墨进行加热,通常是在油墨桶外再加一个桶,内置电热管将桶内的水加热,使油墨保持一定的温度,从而保持油墨的流动性来稳定印刷效果。
干燥性
油墨应具有良好的干燥性能,油墨干燥过快或过慢都会对印刷过程的控制及印刷质量造成影响。若油墨干燥性过慢,印品表面未干的墨膜容易转移到下一个印张的背面,印刷品在堆积的过程中,容易造成背面粘脏,严重时会出现粘连现象,还会产生“拔辊”现象,油墨会粘在过纸辊上,印刷品会被“拔花”。若油墨干燥过快,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的流动性就难以控制,从而导致传墨困难,油墨转移性不好,墨色前后不一致等故障。